葉仲錄《監理工程師》里的詩歌與“四面楚歌”的同與不同
《監理工程師》里的詩歌與“四面楚歌”的同與不同
“四面楚歌”是漢語里的一句點擊率極高的成語,這句成語來源于一個中國古代的歷史重大關于一次戰爭的故事。
話說公元前202年十月下旬,已經自封為漢朝皇帝的漢高祖劉邦統帥幾路稱為漢軍(當年劉邦曾經被封為漢中王,后出兵漢中去爭奪天下)的大軍從三面圍攻自稱為為楚人(項羽早年起兵時部隊士兵均招募自楚地而得名)的項羽率領的軍隊。項羽不敵,且戰且退,帥僅有的十萬軍隊,退到垓下(據說是今天的安徽的靈璧東南)地方筑壘安營,整頓部隊回復軍力,固守城池,力爭來日反攻,但是軍中的士氣十分低落。
而劉邦的大軍士氣高漲,同時又組織了三十萬精銳部隊將垓下層層包圍。
楚軍在項羽的率領下左沖右沖皆遭失敗,且糧食短缺,軍隊損失慘重。
此時的漢軍首領韓信創意,在夜間命令所有的圍城的士兵高唱楚地的民間歌曲,同時又造巨大的風箏載士兵在空中高唱楚歌。這時的楚軍包括統帥項羽在內的人,全軍上下都以為漢軍完全占領了楚地而士氣完全奔潰。項羽見大勢已去,便率領八百輕騎精兵乘黑夜突圍南逃。強大的漢軍緊追不舍,致使楚軍全軍覆沒,僅剩項羽一人逃脫。項羽最終自刎于烏江岸邊(今安徽和縣東北長江邊的烏江浦)。
這就是中國歷史故事“四面楚歌”的來由。至于“四面楚歌”到底是唱了一首什么樣的“楚歌”,我們可以不管它,但這是戰爭中的“攻心戰術”的成功的運用,這是確定無疑的。中國戰略戰術理論的鼻祖孫子早就在他的《孫子兵法》中說道“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個“四面楚歌”的心理戰術將“攻心戰”與“常規戰”相結合,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到長篇懸疑小說《監理工程師》。此小說在故事矛盾發展的激烈最緊張的時刻,小說的之人公急中生智,安排一個搖滾樂隊的音樂伴奏和朗誦一首詩歌《媽媽在呼喚你,兒子回家吧!》就化解了一個場面極大而兇險萬分的狀況,使其平穩化解。這也是一個典型的運用心理戰的“攻心戰術”,使得某些人希望“血流成河”的結果化為云煙消散。
但是,葉仲錄長篇小說《監理工程師》的所用的心理攻堅戰術與歷史上的“四面楚歌”的心理攻堅戰術所要攻克的方向不同?!八拿娉琛钡母枋菓饎俦话鼑臄橙?。而詩歌《媽媽在呼喚你,兒子回家吧!》要化解的人則是在正包圍別人的群體的人心靈。
詩歌《媽媽在呼喚你,兒子回家吧!》是一首長詩,大概有近100行。
小說在這一章里有關它的作用效果這樣地寫道:
“在場的一切人都在聽著吳悟敏的動人的詩歌朗誦,也沉浸在各自生活的回憶中,誰也沒有注意到吳悟敏在流淚,也許是他在流汗呢。大家只是一邊隨著朗誦的頻率,在慢慢地搖動著身子隨著背景音樂而翩翩起舞。
詩歌朗讀完之后,搖滾樂隊在吳悟敏的要求下,又反復地循環地演奏著《媽媽在呼喚,我們回家吧!》這首歌曲的曲譜。這歌聲,有時鏗鏘如如罄如鳴,有時悠揚而又婉轉如泣如訴,跳躍舞動的旋律在天空之上旋繞,有人開始當場嚎啕大哭,有人在高喊著說“我想回家,我要回家看媽媽!”。
歌曲演奏完了,現場的人們還是有意猶未盡的樣子。
于是吳悟敏在高音喇叭里說道:“工人同志們,今天我們在一起,樂也樂了,玩也玩了,我們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現在的時間也不早了,我們該做正事了。大家趕快回到自己的工地去,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去到那里,去領我們自己應當得到的勞動成果去吧!去領我們自己的血汗錢吧!走吧!走吧!走吧!”
在此的同時,吳悟敏給在場的帶隊的強仔、曹仔、姚來喜、阿亮、尚麗娜等一些認識的人招手示意,示意要他們帶領自己隊伍的人離開這個廣場。
在強仔他們這些隊伍的頭頭們都帶領這些討薪的工人隊伍迅速地離場。不久,滿場的群眾都慢慢地解散,全部地離去了?!?/p>
究竟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歌?這首詩歌是怎么產生的?它有怎么變成一首歌曲的?這首詩歌又怎么和一個搖滾樂隊聯系在一起的?它為什么具有這么神奇的作用?
敬請讀者閱讀小說葉仲錄長篇懸疑小說《監理工程師》。
【本文作者、編輯:葉仲錄,寫于2019年12月20日于深圳】
作者葉仲錄近照
葉仲錄簡歷:
葉仲錄,男,1947年出生于陜西,2002年定居深圳。中國核工業技校講師,注冊監理工程師,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深圳市作家協會會員。目前出版的著作:《都市 愛情密碼》城市青春詩歌集,花城出版社出版;《都市打工妹日記》都市女性小說,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老師,您好!》青春校園成長詩歌集,海天出版社出版?!侗O理工程師》長篇懸疑小說,中國文史出版社。聯系方式:646650918@qq.com(同時為微信號)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權。 請來信指出,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鏈接:http://www.hongzguoj.cn/jianli/1352.html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