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bim工程師年薪深圳bim工程師招聘
當不少畢業生在為年薪十萬歡欣鼓舞時,企業為這個專業的應屆生提供的年薪高達30~50萬,但依然存在人才缺口…
AI專業應屆生年薪達50萬,數年后可達80萬以上
近日,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人才與智力交流會在深圳拉開帷幕。本屆人才高交會為求職者免費提供近千個職位,年薪大基本都在50萬及以上或30萬及以上+N(期權)。
其中,為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應屆生提供的崗位年薪達30~50萬,引人注目。
某企業副總裁說:“我們最近希望招聘約40人,包括人工智能、移動終端、云計算等都有需求,這些專業人才今年在整個人力資源市場上也是大熱。由于這些領域對專業人才知識迭代水平、學習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合適的人才各個企業都是搶著要。”
他介紹,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年薪在30萬到50萬,應屆畢業生通過3到5年的成長,成為成熟的研發人員后年薪可達到80萬以上。
11月17日,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在YouTube上發布視頻。視頻中,人形機器人“阿特拉斯”又是走“梅花樁”,又是秀后空翻,完成了一段精彩絕倫的體操表演。來源:外事兒
AI人才薪酬水平明顯高于市場整體水平
2017年,最風光的當屬AI人才了,尤其是應屆生。
11月8日,IDG資本聯合韋萊韜悅、拉勾網發布的最新《2017準獨角獸薪酬報告》顯示,2017年準獨角獸薪酬市場全年總薪酬漲幅接近20%,其中入門級崗位的漲幅更是高達32%。
不同崗位間的薪酬差距也在繼續拉大。
與創投市場熱點同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技術開發崗位薪酬水平明顯高于市場整體水平,薪酬最高的人工智能崗幾乎是客服(薪酬水平最低)的3倍,大數據等次熱門崗位平均薪酬也比整體水平高13%。
企業砸錢哄搶應屆生
“今年校招確實做的非常痛苦,人工智能確實在應屆畢業生上砸錢砸得非常狠。”一名招聘總監在IDG資本這次報告發布會上談到。
2017年人才爭奪已呈白熱化,處于行業風口的AI人才薪酬已是飆漲。畢竟有雄厚的實力豪取頂尖專家的頭部公司還是少數,超過90%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選擇了把目光轉向高校招聘和培養年輕AI人才。
校園人才的戰火升級也導致了應屆生薪酬的水漲船高。據韋萊韜悅報告,一名AI方向的技術類畢業生能拿到的薪資已經相當于有3到5年工作經驗的普通崗位工程師薪資。當然,AI專業方向的畢業生大部分是博士學歷,不過他們約為25到30萬的起薪水平,就算與一般的軟件開發類博士畢業生平均起薪(18.5萬)相比,也是要高出35%到50%的。
另一組數據也能體現校招季的瘋狂。IDG報告顯示,2017年準獨角獸們給入門級AI崗位開出的薪資比整體薪酬水平高出110%,而中級崗位高出的是90%,高級崗位是高出55%。
互聯網校招高薪清單:算法工程師最吃香
年薪25萬只是白菜價
此前,一份2018屆互聯網校招高薪清單顯示,眾多知名互聯網企業技術類崗位的年薪水平,動輒就是30萬元以上的出價。
而從拿到這些企業offer的同學反饋來看,這份清單顯示的年薪水平還是比較準確的。另外,今年互聯網企業中研究深度學習、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崗位比較火熱,在他們看來,校招年薪25萬人民幣只是白菜價。
中新經緯通過對高薪崗位梳理發現,有20多家企業年薪突破了30萬。
其中包括微軟、騰訊、大疆、海康、華為、網易游戲、阿里巴巴、滴滴、百度、今日頭條等知名互聯網企業,他們給校招生開出的年薪水平均在30萬以上,不過提供以上薪資水平的崗位也多為算法工程師、研發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等技術性較強的崗位。
其中,谷歌中國的人工智能崗位年薪最高,達56萬元人民幣;其次是微軟的算法工程師崗位,年薪51萬;第三是谷歌的算法工程師崗位,年薪50萬;排在第四、第五的是騰訊公司的基礎應用研究(SSP)崗位和騰訊云后臺研發工程師崗位,年薪分別是45-50萬、32.4萬。整體來看,算法工程師崗位最吃香。
“網上那份高薪清單里有不少算法工程師的崗位,其實這個崗位集中研究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從今年的行情來看,這兩個方向是給薪水給得最高的。”在某“雙一流”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讀研的李航(化名)表示,“這樣的崗位比較看重個人能力,如果不是名校畢業,有名企的實習經歷也能加分不少。”
他補充道,做算法的崗位一般工資都比較高,年薪基本是30萬人民幣起步,“年薪25萬人民幣的技術崗位現在沒有吸引力,在我們看來都是白菜價。”
人工智能火,人才缺口大
應屆畢業生的起薪基本12.5k/月以上
在互聯網圈子里,有一句話流傳甚廣: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人工智能人才到底有多稀缺?打開某知名招聘網站,搜索“人工智能”后會出現相當多的招聘崗位,具有誘惑力的薪酬會讓人眼前一亮。
招聘網站截圖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研發和轉化,這也意味著發展AI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未來,中國建設“智慧型經濟”和“智慧社會”的目標有望推動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
根據脈脈數據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人工智能相關崗位應屆畢業生的起薪基本都在12.5k/月以上,畢業三年后人工智能崗位的技術人員,平均月薪在25k以上,基本實現薪酬翻番。
作為典型的技術驅動型行業,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薪資水平、就業滿意度都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該領域薪酬溢價明顯,目前已逐漸成為整個互聯網行業最多金的崗位。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領域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面臨“坑”多“蘿卜”少的現狀。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也曾在2016年向媒體透露,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
網友留言:
戳原文,領資料!
免責聲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權。 請來信指出,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鏈接:http://www.hongzguoj.cn/bim/26342.html
發表評論